以下文章來源于雙碳(tan)科技中心(xin) ,作者雙碳(tan)科技中心(xin)
“
鋼鐵等行業將加速納入碳市場
2021年7月16日,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正式啟動。我國碳市場覆蓋石化、化工、建材、鋼鐵、有色、造紙、電力、航空共八大行業,其中電力行業因產品單一、核算簡單,被第一批納入市場。此前,國家發改委氣候司司長李高表示,在電力行業的基礎上,要進一步考慮納入其他高耗能、高排放行業,鋼鐵、水泥(ni)、電解鋁等前期已經(jing)具備一定基礎的(de)行業(ye),可以加快納(na)入碳市(shi)場。受疫情等多(duo)方面因素影響,2022年新(xin)行業進入碳市(shi)場的(de)步伐放緩,到2023年后勢必有所行動。
“
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持續推進
2022年年初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印發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,提出要加快推動能源綠色(se)低(di)碳轉(zhuan)型(xing),實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,推動構建新型(xing)電力系統,促進新能源占比(bi)逐漸提(ti)高,推動煤炭和新能源優化組合。二十大報告中,總書記也指出要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。可以預(yu)見,2023年(nian)我國的光(guang)伏(fu)、風力發電等新能源(yuan)還(huan)將持(chi)續擴(kuo)大規模,虛擬電廠、儲能等作(zuo)為(wei)支(zhi)撐新型能源(yuan)體系建設的基礎設施也會大有作(zuo)為(wei)。
“
全國 CCER 項目備案和簽發即將重啟
2017年3月14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出于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量小、個別項目不夠規范等原因,暫緩受理相關備案申請。2022年年初,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透露,國家正(zheng)在積極籌(chou)備重新(xin)啟動 CCER 項目的備案和減排(pai)量的簽發。2022年10月27日,生態環境部在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時指出,將加快推動溫室氣體(ti)自(zi)愿減排交易(yi)市場建設的各(ge)項工作取得實效(xiao),力爭盡早(zao)啟(qi)動符合中國(guo)國(guo)情、體現中國(guo)特色的(de)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市場(chang)。業界(jie)專家和主管部門的(de)先后發(fa)聲,無疑為2023年(nian) CCER 項目的(de)重(zhong)啟(qi)做好了鋪墊。
“
全國電力現貨市場即將開放
2022年11月22日,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《電力現貨市場基本規則(征求意見稿)》《電力現貨市場監管辦法(征求意見稿)》,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。《基本規則》是我國首次在國家層面對電力現貨市場規則進行了明確,也被業內專家視為全國開放電力現貨市場的重要信號。可再生能源具有中長期難預測、波動性較大的特點,電力現(xian)(xian)貨市(shi)場的調節機制可以充分發揮(hui)可再生能(neng)源邊際成(cheng)本較(jiao)低的優勢,實現(xian)(xian)高效消納,因此電力現貨市(shi)場(chang)的(de)(de)開(kai)放也是我國雙碳進程里程碑(bei)式的(de)(de)一步。
“
碳排放雙控或將有所動作
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,首次提出“創造條件盡(jin)早實現能耗(hao)‘雙控(kong)’向碳排(pai)放總量和強(qiang)度(du)‘雙控(kong)’轉(zhuan)變”,打破了能耗“雙控”對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約束。2022年全國各地先后針對碳排放“雙控”開展研究,并出臺了碳達峰、碳中和行動方案,地方上已經為轉型做好了較為堅實的準備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,國家層面雖然已經制定了碳達峰、碳中和“1+N”政策體系,但碳排放“雙控”行動推進速度仍較為保守。此前,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曾指出,我(wo)們實現(xian)碳達峰、碳中(zhong)和目(mu)標的(de)態度是堅定的(de),中(zhong)國言(yan)必行、行必果(guo),“十四(si)五”進(jin)程(cheng)已然近(jin)半,相(xiang)信2023年(nian)一定會夯(hang)實碳排放“雙控(kong)”工作,在政(zheng)策制度、指標分配、考核要求等方面有所體現。
2020年(nian)9月(yue)22日,總書記(ji)在第七十(shi)五屆聯合國(guo)(guo)大會一(yi)般性辯論上莊嚴宣布(bu)“3060”承諾(nuo),此后我國(guo)(guo)的雙碳(tan)工作(zuo)就按下(xia)了加速(su)鍵。如今,已是中國(guo)(guo)正式向碳(tan)達峰(feng)碳(tan)中和(he)邁進(jin)的第三年(nian),隨著各項試點的陸續開展和(he)驗證,我國(guo)(guo)建(jian)立了豐富的政策經驗和(he)技術(shu)儲(chu)備,雙碳(tan)工作(zuo)已經到了“豹(bao)變”的前夜。2023年(nian),我們共同期待我國(guo)(guo)的雙碳(tan)工作(zuo)有更多(duo)新動作(zuo),也讓(rang)我們離綠色低碳(tan)能夠更近一(yi)步。
以上信息源自于網絡。我(wo)們對文中(zhong)觀點保持立,僅(jin)供學習參(can)考、交流之目(mu)的(de),如(ru)有侵犯版權請告(gao)知,我(wo)們將(jiang)及時刪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