淺談計量校準的概念
第(di)一節計(ji)量基本(ben)概念
1、 計量(liang)的定義:計量(liang)是實(shi)現單位統一和(he)量(liang)值準確可靠的活動。
2、 計量的“量”及其分類
1)量(liang)的定義:“量(liang)”是(shi)“現象、物(wu)體或(huo)物(wu)質可定性區別和定量(liang)確定的一種(zhong)屬性”。
2)量(liang)的分類(lei):基本量(liang)和導(dao)出量(liang)。
A:基(ji)本量(liang)(liang):在給(gei)定量(liang)(liang)制中,約定地認為在函數關系(xi)上彼此(ci)獨立的(de)量(liang)(liang),稱為基(ji)本量(liang)(liang)。
B:導出量(liang):在給定(ding)量(liang)制中由基本量(liang)的(de)函(han)數所(suo)定(ding)義的(de)量(liang),則稱為導出量(liang)。
3)“量”的(de)重要(yao)性
A:自(zi)然界中的(de)(de)一切事物,應當說都是通過“量”來(lai)體(ti)現的(de)(de)。
B:人們要認識自然(ran)界,利用自然(ran)界和改(gai)造自然(ran)界,就必(bi)須對(dui)各中“量(liang)”進行分析和確認,分清“量(liang)”的性質,并確定其具體量(liang)值(zhi)。
C:計量對(dui)“量”的定性(xing)分析和定量確定的過程。
3、計(ji)量(liang)單位:為(wei)定量(liang)表(biao)示(shi)同種量(liang)的大(da)小而約定地定義和(he)采用的定量(liang),叫做計(ji)量(liang)單位。
4、量值及其表(biao)述
1)量值(zhi)(zhi)(zhi):所(suo)有同(tong)種量便可用(yong)數值(zhi)(zhi)(zhi)與(yu)單位的(de)乘積來(lai)表示,即稱(cheng)為量值(zhi)(zhi)(zhi)。
2)量(liang)值(zhi)正確表述:160cm~180cm(不能(neng)寫(xie)160~180cm,除非0~180cm)
5、計量與“度、量、衡”
1)我國早期計量(liang)(liang)稱“度、量(liang)(liang)、衡”,現(xian)在計量(liang)(liang)是實現(xian)單位統一和量(liang)(liang)值準確可靠的活動。
2)“度”:長度計量
3)“量”:容(rong)積計量
4)“衡”:質量(liang)(liang)(稱(cheng)種)計量(liang)(liang)
第(di)二節計量與計量學(xue)
1、計(ji)量學(xue):是(shi)有(you)關(guan)測量知識領(ling)域的(de)一門學(xue)科,稱為“有(you)關(guan)測量的(de)科學(xue)”,是(shi)一門綜合性的(de)學(xue)科,是(shi)現代科學(xue)的(de)重要(yao)組成部分。
2、計量發展三個階段
1)古代(dai)計量(古典計量)----“度、量、衡”
2)今典計量(liang)----米制出現
3)近(jin)代(dai)計(ji)量----量子理論
3、計(ji)量內容及分類
1)計量的內容:
1計量單位與單位制;
2計(ji)(ji)量(liang)器(qi)具,包括復現單位(wei)量(liang)值的(de)計(ji)(ji)量(liang)基準器(qi)具及計(ji)(ji)量(liang)標準器(qi)具和工作計(ji)(ji)量(liang)器(qi)具;
3量值(zhi)傳遞、量值(zhi)溯源與檢定(ding)測試及校準;
4物(wu)理(li)常數(shu)、材(cai)料(liao)和物(wu)質特性的測定;
5測量(liang)(liang)誤差、測量(liang)(liang)不確定(ding)度(du)、數據處理(li)(li)與測量(liang)(liang)理(li)(li)論及測量(liang)(liang)方法(fa);
6計量人員(yuan)的專業(ye)技能(neng)及(ji)素(su)質(zhi);
7計量(liang)管(guan)理,包括計量(liang)監督管(guan)理和計量(liang)法(fa)制管(guan)理。
2)計量(liang)的(de)分類:
國際趨勢上分:科學計量(liang)、工程(cheng)計量(liang)和(he)法制計量(liang)3類。
按計量專業分(fen):
我國計(ji)(ji)量(liang)十大類技術領域:幾(ji)何量(liang)計(ji)(ji)量(liang)、溫(wen)度計(ji)(ji)量(liang)、力學計(ji)(ji)量(liang)、電(dian)磁學計(ji)(ji)量(liang)、電(dian)子計(ji)(ji)量(liang)、時(shi)間頻(pin)率計(ji)(ji)量(liang)、光學計(ji)(ji)量(liang)、聲(sheng)學計(ji)(ji)量(liang)、電(dian)離輻射計(ji)(ji)量(liang)和化學計(ji)(ji)量(liang)。
第三節 計量測(ce)(ce)量和測(ce)(ce)試
1、計量(liang)
2、測量(liang):是為(wei)確定量(liang)值(zhi)而(er)進行的(de)一組操作。
3、測(ce)試(shi):是指(zhi)具有(you)一(yi)定試(shi)驗(yan)性和探(tan)索性的測(ce)量。也可以理解為測(ce)量與試(shi)驗(yan)的結合。
三者的關系:測(ce)試包括測(ce)量,計量屬于(yu)測(ce)量。
第四節 計量的特點作用
1、計(ji)量的特(te)點
1)準確性:是指測(ce)量(liang)結果與被測(ce)量(liang)真值之間的接近程度。
2) 一(yi)致(zhi)性:是指統一(yi)計量單位(wei)的基礎上量值(zhi)的一(yi)致(zhi)性。
3) 溯(su)源性:是指任何(he)一(yi)個測(ce)量(liang)結果,都能通過一(yi)條連續的(de)比較鏈,與國(guo)家級(ji)準或國(guo)際基準聯(lian)系起來(lai)。
4) 法制性:來自(zi)計量的(de)社(she)會性,因為(wei)量值的(de)準確一致不(bu)僅(jin)依賴于(yu)一定(ding)的(de)科學技術(shu)手段,而且還需要相應的(de)法律、法規和行政管(guan)理。
2、計(ji)量(liang)的(de)作用(yong)
自(zi)然界的(de)一切現(xian)象或物質都是通過(guo)“量”來(lai)體(ti)現(xian)的(de)。要(yao)認識自(zi)然改造自(zi)然和利用(yong)自(zi)然,就必(bi)須(xu)對各(ge)種“量”進行分析和確認,計量正是達到此目(mu)的(de)的(de)重要(yao)手段。可以說,各(ge)行各(ge)業乃(nai)至各(ge)種活動,都離(li)不開計量。計量水(shui)平的(de)高(gao)低,已成(cheng)為一個國家(jia)科學技術水(shui)平、經濟和社會發展(zhan)程度的(de)重要(yao)標志之一。
第五節 計量方法和計量原理
1、計(ji)量(測(ce)量方法)
進(jin)行(xing)測量時,所用的按照類別敘(xu)述(shu)的一組操(cao)作(zuo)邏輯(ji)次序(xu)。
2、計(ji)量方法(fa):
1)直接測(ce)量(liang)(liang)法(fa):是指不必測(ce)量(liang)(liang)與被測(ce)量(liang)(liang)有(you)函數關系的其它(ta)量(liang)(liang),而能(neng)直接得到被測(ce)量(liang)(liang)值的一類(lei)測(ce)量(liang)(liang)方法(fa)。
2)間接測(ce)量(liang)法:是指(zhi)通過測(ce)量(liang)與被測(ce)量(liang)有函(han)數關系(xi)的其它量(liang),才能得到被測(ce)量(liang)值的一種測(ce)量(liang)方法。
3、測量的原理:測量的科(ke)學(xue)基(ji)礎(chu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