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常收到(dao)客(ke)戶咨詢,在審核過(guo)程中(zhong)開出(chu)了(le)不(bu)符合項(xiang),怎么整(zheng)改(gai)?山東世通國際認(ren)證有(you)限公司整(zheng)理(li)了(le)一些關于ISO9001質量(liang)管理(li)體系(xi)審核最常見的不(bu)合格項(xiang),以供大家參考。
一、質量管理體系
1、質量手(shou)冊(標準條款4.2.2)
(1)各部(bu)門執行的文(wen)件與手冊的規定不一致。
(2)質(zhi)量手冊未包括或引用形(xing)成文(wen)件的程序。
(3)對標準(zhun)的剪裁不合理。
(4)質量手(shou)冊不是最高管理者簽發。
(5)質量手冊不能完整反映該組織(zhi)的性質特點。
(6)程序文件(jian)中規定的控制和操作方法與(yu)現(xian)行(xing)的運用不一致。
(7)程序文件(jian)與質量手冊不協調一致。
(8)質(zhi)量手冊(ce)的發布、修改、管(guan)理(li)比較混亂不能保證最(zui)新有效版本在(zai)現場(chang)使用(yong)
2、文件控制(標準條款4.2.3)
(1)程序沒涉及失效文件(jian)的控制。
(2)外來文(wen)件、發外文(wen)件未列入控制(zhi)范圍。
(3)電子媒體和其他形式的(de)文(wen)件未受(shou)控。
(4)發布的文件無批準(zhun)人(ren)。
(5)不能識別文(wen)件的(de)修訂狀態。
(6)未標(biao)識保存(cun)的作廢(fei)文件。
(7)外來(lai)文(wen)件沒有辦理識別性的手續。
(8)未對文(wen)件進行(xing)定期評(ping)審。
(9)文件的發放沒有控制,隨便復制。
(10)保管不善(shan),不能迅(xun)速出示文件(jian)。
(11)文件更改記(ji)錄(lu)沒(mei)有或不適當。
(12)文件被非授權人復制(zhi)或更改(gai)。
(13)現(xian)場使用的文件不是有(you)效版本,或有(you)效版本與作(zuo)廢版本并存。
3、記(ji)錄控制(標準條款4.2.4)
(1)供方(fang)的質量記錄(lu)未(wei)納人控制(zhi)范圍(wei)。
(2)未規定電子媒體形式的(de)質量記錄控制(zhi)方法。
(3)質量記錄保存(cun)環境不符(fu)合要求(qiu)。
(4)質量記錄未(wei)規定標識(shi)、貯存(cun)、保護、保存(cun)期、處置的方法。
(5)質量記(ji)錄填寫不全(quan),質量記(ji)錄上無記(ji)錄者簽名。
二、管理職責
1、管(guan)理承諾(標(biao)準條款5.1)
(1)最(zui)高(gao)管理者(zhe)不(bu)知(zhi)道對管理承諾應提供(gong)哪(na)些(xie)證據。
(2)組織成員對質量方針、質量目(mu)標各有(you)各的理解。
(3)資源(yuan)配置不足,檢驗人(ren)員素質差,內審(shen)人(ren)員未經培訓。
2、以顧客為關注焦點(標(biao)準條款5.2)
(1)拿(na)不出(chu)文件證實顧(gu)客的要求(qiu)已(yi)得到(dao)確定。
3、質量方針(標準條款5.3)
(1)質(zhi)量方針空洞,體現不出企業特色(se),與質(zhi)量目標的關(guan)系不明確(que)。
(2)下(xia)級人員不清楚質量方針。
(3)拿不出對質量(liang)方針(zhen)的評審證(zheng)據。
(4)有的(de)部門(men)也制(zhi)訂了質(zhi)量(liang)方(fang)針(zhen)。
4、質量(liang)目(mu)標(biao)(標(biao)準條款5.4.1)
(1)質量目標的內容(rong)不完全,沒有包括產品要求所需的內容(rong)。
(2)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給定(ding)的(de)框架不一致。
(3)質量(liang)目(mu)標(biao)無可測量(liang)性(xing)。
(4)質量目標的實現不能提供證據。
5、質量管理體系策劃(標準(zhun)條款5.4.2)
(1)對質量(liang)管理體系中允(yun)許的剪裁沒有(you)詳細說明。
(2)更(geng)改期間,質(zhi)量管理(li)體系的完整性得不到保持。
6、職(zhi)責和權限(標準條款5.5.1)
(1)人員(yuan)間的接口關系不明確,遇到具(ju)體問題常有扯皮(pi)現象。
(2)不(bu)清楚由(you)誰(shui)決(jue)定或處理某(mou)些事情(如:如何處置不(bu)合格品等)
(3)組織圖不能清晰地反映(ying)相互關系(xi)、職級關系(xi)等。
7、管理(li)者代(dai)表(標準條款5.5.2)
(1)沒有以文件的形式對管理者(zhe)代表的職(zhi)責(ze)進行明(ming)確。
(2)管理者(zhe)代表的職責(ze)不(bu)完整。
8、內部溝通(標準條款(kuan)5.5.3)
(1)不明確溝通的(de)目(mu)的(de)
(2)溝通的工具(ju)不明確(que)。
9、管理(li)評審(標準條款5.6)
(1)管理(li)評審(shen)未(wei)保存(cun)記錄(lu)。
(2)管理(li)評審內容不符合要求。
(3)管理評審不是由最高管理者執行。
三、資源管理
1、資源(yuan)提(ti)供(標(biao)準條款6.1)
(1)資源提(ti)供的途徑不明(ming)確。
(2)資源配置不充分。
2、人力資源(yuan)(標(biao)準(zhun)條款6.2)
(1)能力需求(qiu)未確定。
(2)未保(bao)存(cun)教育(yu)、培訓、技(ji)能和經(jing)驗的記錄。
(3)培訓后(hou)未進行考核(he)。
(4)未進(jin)行質量(liang)意(yi)識方(fang)面的培訓。
(5)檢驗人(ren)員、內審人(ren)員、計量(liang)人(ren)員未取得培訓資格。
(6)以學歷(li)代替(ti)上崗(gang)證。
(7)以培訓代替上崗資格認可(ke)
3、基礎(chu)設施(標(biao)準條款6.3)
(1)設施和設備不充(chong)分。
(2)未(wei)按規(gui)定保存(cun)設備維(wei)護(hu)記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