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將于近期邀請海關的(de)(de)專家(jia)對新規的(de)(de)變化(hua)進行解讀培訓,感興趣的(de)(de)讀者(zhe)可以關注我們的(de)(de)公(gong)眾號通知。
歐(ou)美日等7經(jing)濟(ji)體不滿中(zhong)方食品進口(kou)新(xin)規
聯合致信海關總署
為進一步滿足(zu)消費者(zhe)對進口食品日益提高的(de)安全要求(qiu),我國海關(guan)總署(shu)今年(nian)4月出臺兩(liang)項新規,對境外食品(pin)生(sheng)產企業(ye)分別(bie)提出注冊、檢驗和標簽包裝的新要求,于明年(nian)1月1日正式生(sheng)效。
但彭博社11月8日報道稱,這引發歐美(mei)7個經濟(ji)體的不滿,試圖“組團(tuan)”向中方施壓。
根據彭博社拿到(dao)的一份文件副本(ben),美(mei)國(guo)、英國(guo)、日本(ben)、歐(ou)盟、澳大(da)(da)利亞、加拿大(da)(da)和瑞士(shi)的外交人員曾在(zai)10月(yue)27日向我海(hai)關總署遞交聯名信,希望(wang)將上(shang)述新規(gui)推遲“至(zhi)少18個月”。
彭博社(she)報道(dao)截圖
上述(shu)國家(jia)的(de)外交(jiao)人員聲(sheng)稱,盡管他們國家(jia)的(de)政府分別與中(zhong)國海關總署進行(xing)了“大量(liang)接觸”,但仍認為中(zhong)方4月出臺的(de)新規在執行(xing)情(qing)況和具(ju)體規定方面“缺乏(fa)明確性”。
這些外交(jiao)人員在信中寫道,他們擔憂新規可(ke)能會使(shi)食(shi)品(pin)(pin)(pin)延(yan)遲進入中國、“擾亂全球食(shi)品(pin)(pin)(pin)供應(ying)鏈(lian)”,還質疑新規中的(de)許多要求與受其影(ying)響的(de)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所呈現的(de)風險水平“似乎并(bing)不相稱”。
他們(men)隨后向中(zhong)國(guo)海關總署建議,中(zhong)方在執行(xing)新規前應通過(guo)世貿組(zu)織(zhi)和雙邊方式(shi),與貿易(yi)伙伴進(jin)行(xing)進(jin)一步討論和磋商,“強烈鼓勵”中方在實(shi)現食(shi)品安全目標(biao)過程中減少對進口食(shi)品的限制(zhi)。
據彭(peng)博社報道,這7個經濟體的外(wai)交人員希望我國(guo)海關總署(shu)將上述(shu)新規推(tui)遲(chi)“至少(shao)18個月”。
聯名信中(zhong)所(suo)指新規(gui)為我國(guo)海(hai)關(guan)總(zong)署于(yu)4月12日(ri)發(fa)布的(de)海(hai)關(guan)總(zong)署第248號令(關(guan)于(yu)公(gong)布《中(zhong)華人民共和國(guo)進(jin)口(kou)食品(pin)境外生產企業注冊管理規(gui)定》的(de)令)和海(hai)關(guan)總(zong)署第249號令(關(guan)于(yu)公(gong)布《中(zhong)華人民共和國(guo)進(jin)出口(kou)食品(pin)安全管理辦法》的(de)令)。
海(hai)關總(zong)署第248號令(ling)和(he)第249號令(ling)
第248號令
根(gen)據海關總(zong)署官網發布內容,第248號令明確(que)了(le)所有進口(kou)食品境(jing)外生產企業(ye)必須經海(hai)關總(zong)署注冊(ce)、注冊(ce)實施分類(lei)管理(分為“所在國家(地區)主管當(dang)局(ju)推薦注冊(ce)”和“企業(ye)申請注冊(ce)”兩種方式)。該新規將自(zi)2022年(nian)1月1日起施行。
第248號令的(de)實施目的(de),是進一步發揮進口食(shi)(shi)品境外生產企業注(zhu)冊制(zhi)度(du)在食(shi)(shi)品安全源頭治理(li)中(zhong)的(de)重要作用,優化注(zhu)冊程序,明確各(ge)方責任(ren)。在此新(xin)規(gui)出臺之前(qian),僅部分高風(feng)險(xian)食(shi)(shi)品(如肉類、魚(yu)類、乳(ru)制(zhi)品和嬰幼兒配(pei)方食(shi)(shi)品)的(de)生產商有注(zhu)冊義務。
第(di)248號(hao)令規定,對境外生產(chan)企業(ye)的注冊實施分類管理。
第249號令
第249號令則是對進(jin)口食(shi)品標簽有了新(xin)規定,同樣自2022年1月1日起實施。
其中(zhong)(zhong)要(yao)求進口(kou)(kou)食(shi)(shi)(shi)品的(de)包裝和標(biao)簽、標(biao)識應當(dang)符合中(zhong)(zhong)國法律法規和食(shi)(shi)(shi)品安全(quan)國家標(biao)準、依法應當(dang)有中(zhong)(zhong)文(wen)說明書(shu),進口(kou)(kou)鮮凍(dong)肉類(lei)產(chan)品、進口(kou)(kou)水產(chan)品內外包裝上應當(dang)有牢固、清(qing)晰、易辨的(de)中(zhong)(zhong)英(ying)文(wen)或者(zhe)中(zhong)(zhong)文(wen)和出口(kou)(kou)國家(地區(qu))文(wen)字標(biao)識,進口(kou)(kou)保健(jian)食(shi)(shi)(shi)品、特(te)殊膳食(shi)(shi)(shi)用(yong)食(shi)(shi)(shi)品的(de)中(zhong)(zhong)文(wen)標(biao)簽必(bi)須印制在最(zui)小(xiao)銷售包裝上、不得(de)加貼……
彭博社稱,這封(feng)聯(lian)名(ming)信表明,中國(guo)的(de)外國(guo)供應商越來越感(gan)到沮喪,因為(wei)他(ta)們不(bu)知道運往中國(guo)的(de)船(chuan)只能否成功卸下貨物。
聯名信遞交之際,受疫情(qing)和(he)全(quan)球(qiu)經濟波動的影響,歐美多(duo)國(guo)正面臨巨大的航(hang)運瓶頸。
一(yi)名知情人士告訴彭博社,一(yi)些外國食品(pin)制造商和政府(fu)還感到擔憂,擔心(xin)不遵守注冊規(gui)則可能會導致高(gao)昂、緊(jin)急的物流延(yan)誤。
此外,我國海關總署官網(wang)于4月(yue)26日發布(bu)對(dui)第248號(hao)令和第249號(hao)令的官方解讀(du)。
海(hai)關總署明確表示,隨著我國(guo)(guo)進(jin)口食(shi)品(pin)(pin)貿易量快速增(zeng)長以及消(xiao)費(fei)者對進(jin)口食(shi)品(pin)(pin)安全(quan)要求日益提高,加(jia)之新(xin)冠肺炎疫情、國(guo)(guo)際貿易摩(mo)擦、國(guo)(guo)際食(shi)品(pin)(pin)安全(quan)面臨新(xin)風險新(xin)挑戰等新(xin)形(xing)勢新(xin)變化的影(ying)響,現行規定已不能適應(ying)新形勢的(de)要求,因此有必要予以修訂(ding)。
值(zhi)得一提(ti)的是,作為第(di)四屆中國(guo)(guo)國(guo)(guo)際(ji)進(jin)口博覽(lan)會(hui)的主要配套活(huo)動,2021中國(guo)(guo)進(jin)口食品行業峰會(hui)、第(di)十二屆中國(guo)(guo)國(guo)(guo)際(ji)肉類大會(hui)11月7日在上海舉行。
會上公布(bu)的《2021中國(guo)進(jin)口食(shi)品行(xing)業報告》顯(xian)示(shi):2020年(nian),中國(guo)食(shi)品進(jin)口額突破千億美元,達到(dao)1077.3億美元,今年(nian)進(jin)口食(shi)品市場利好(hao)因素(su)進(jin)一步釋放,農產(chan)品進(jin)口平(ping)均(jun)關稅由20年(nian)前的23.2%,下降到(dao)目前的15.2%,是世(shi)界農產(chan)品平(ping)均(jun)關稅水平(ping)的1/4。
今年(nian)前三季(ji)度(du),中(zhong)國(guo)食品(pin)進口1014.1億美(mei)元,同(tong)比增長29.8%,報告預(yu)計全年(nian)中(zhong)國(guo)食品(pin)進口總額的增速將(jiang)超過20%。
因(yin)此,提醒從(cong)事進口食品的相(xiang)關(guan)從(cong)業(ye)人員要詳細了(le)解新規(gui)的有關(guan)規(gui)定,做好相(xiang)關(guan)準備工作(zuo)應對可能(neng)出現的風險。
來源 | 網絡(luo)
聲明 | 我們對文(wen)中觀點保(bao)持(chi)立,僅供學習參考、交流之目的。
如(ru)有侵犯版權請告知,我們(men)將及時刪(shan)除!